长期以来,投资在拉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一直是最强劲的动力。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电池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与扩产力度,要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来得猛烈。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报道,电池网(微号:mybattery)统计了2021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相关情况,统计在内的317个项目,281个公布投资金额,投资总额逾1.27万亿元。
具体来看,在锂电池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82个项目中,69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6783.02亿元。
在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91个项目中,76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2853.02亿元。
在负极材料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23个项目中,22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552.93亿元。
在隔膜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24个项目中,23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781.76亿元。
在电解液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47个项目中,44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482.52亿元。
在铜箔、铝箔、设备、电池结构件等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50个项目中,其中47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1274.97亿元。
一是,跃升式扩产。“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进入TWh时代”这一说法已得到普遍认同。在高需求预期下,不少企业扩产信心大增,中长期规划产能多数是现有产能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几十倍。其中,蜂巢能源提出2025年规划产能要达到600GWh,中创新航则将公司2030年的产能预期上调至1TWh。
上述电池网统计在内的317个投资扩产项目中,百亿级投资频现:公布投资额的281个项目中,202个项目投资额超10亿元,占比逾7成。其中,44个项目投资额超100亿元,投资总额达7500.79亿元,平均投资额逾170.47亿元;投资额超50亿元但不足100亿元的项目也多达36个。
二是一体化布局持续深化。例如投建磷酸铁锂材料项目时,普遍配套磷酸铁项目建设;扩产负极材料的同时,配套建设石墨化工序;建设电解液项目时,配套建设六氟磷酸锂以及其他含氟新材料项目,建设动力电池项目时,六大核心材料也参与产业集群建设等等。
在2021年,不少项目直接以一体化命名,且投资金额往往较大,例如,宁德时代投320亿在湖北宜昌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项目;华友钴业宣布计划投入募集资金46亿元在广西巴莫新建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杉杉股份拟投80亿在四川眉山设立项目公司并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中科电气拟投25亿在贵州贵安新区投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璞泰来拟投80亿通过四川紫宸建设20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化项目;石大胜华拟投12.83亿在湖北省武汉建设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等等。
三是,产业加速融合。随着电池新能源行业景气度的提升,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上游原材料公司开始向下延伸,下游的电池企业与车企加速向上布局,最后在中游的材料领域相遇,中游的电池材料企业则慢慢的变多地意识到“家里有矿”的重要性。一直以来电池材料领域竞争较激烈,利润空间长期受到上挤下压,能预见,随着更多上下游企业进入中游领域,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将愈发复杂。
以电池企业为例,2021年,国轩集团投资115亿元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落户江西宜春;中创新航年产10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落户四川眉山;宁德时代与德方纳米拟在四川宜宾投建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亿纬锂能与德方纳米拟合资投建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项目等等;宁德时代与恩捷股份合资设立锂电隔膜平台公司等等。
此外,技术路线年,长远锂科、厦钨新能、中伟股份、天原股份等三元材料及前驱体领域生产商纷纷开始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头部隔膜企业加速“干湿通吃”,湿法隔膜龙头恩捷股份与Celgard合资在江西投资10亿平米干法隔膜,干法隔膜龙头星源材质拟投100亿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建年产30亿平方米湿法隔膜和涂覆隔膜。
四是,跨界布局再热。2021年,川发龙蟒、龙佰集团、中核钛白、云图控股、万华化学、湖北宜化、新洋丰、云天化、川金诺等化工领域上市公司跨界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非常关注。与2016年前后的跨界布局热潮不同的是,本轮跨界者更为理性,基本与产业链现有企业合资布局。
生意社分析称,2021年磷酸铁锂是大涨年,磷酸铁锂1月份的价格是37000元/吨,截止至12月27日价格是99000元/吨,全年整体上涨167.57%,涨幅达到62000元/吨。据统计2020年磷酸铁锂的产能是32万吨,截止2021年12月磷酸铁锂产能估算达到92万吨,产能也是呈现翻倍增长。目前磷酸铁锂还处在快速的提升阶段,在供不应求的强烈刺激下,磷酸铁锂产能项目不断的扩大增产,预计2022年增产项目将会陆续释放,磷酸铁锂的市场供应面会得到缓解,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一年内,企业的扩产和价格的涨势会并列前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新能源领域,除了国内市场投资热,2021年,国际市场也频现大手笔投资:大众将投资8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407亿元)用于电动汽车和数字化领域的研发;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将合资11亿美元在印尼合资建电池工厂;电动汽车公司Rivian计划投50亿美元在美国建第二工厂;塔塔汽车将投资20亿美元开发电动汽车;丰田预计将在在电池供应体系的完善和研发方面投入约1.5万亿日元资金;LG化学拟10年内向电池行业投入855亿;SKC将投资9000多亿韩元在欧洲建设铜箔工厂;力拓集团拟24亿美元投建锂矿项目;巴斯夫目标在2022年至2030年间在电池材料领域投资35亿至45亿欧元;LG化学与日本东丽宣布在匈牙利投资超1万亿韩元扩产锂电隔膜;澳洲矿商EV Metals投资30亿美元建锂加工厂……
投资热潮下,产能过剩与价格波动成为业内外格外关注的两大问题。考虑到新增产能释放需要一些时间,而下游需求市场扩容提升,各大机构普遍预测在今年,甚至是未来3到5年内,多数电池材料持续紧平衡,支撑价格保持高位。但是,在整体供应偏紧的情况下,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结构性需求疲软依旧存在,必将引发价格会出现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