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产业的产能和发展速度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风电光伏和电动汽车产能全球第一。在快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能源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五年应届本科生从事电力/能源相关职业的比例稳步上升。2023届本科生从事电力/能源职业类的比例(1.9%)较2019届(1.3%)上升了0.6个百分点。从专业类层面看,能源动力类专业近两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较好,在各专业类中排名靠前。
从月收入情况去看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发展。就业蓝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2023届此专业类毕业生的起薪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月收入为5424元,略低于全国本科中等水准(5440元);到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月收入已达到6620元,高于全国本科中等水准(6050元)570元。
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不仅在短期内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且在毕业中长期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月收入为12463元,较毕业半年后增长7429元,涨幅达到148%,位居各专业类第一位;此专业类毕业五年后月收入与全国本科生平均水平(10595元)相比也要高出1868元。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国有企业在能源行业占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并具有较大影响力。就业蓝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也相对较大。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近半数(49%)就业于国有企业,高于全国本科中等水准(20%)29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资源优势,能够为毕业生提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这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动力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满意度和稳定性。
从就业满意度来看,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呈上涨的趋势。2019届满意度为69%,到2023届已达到80%,高于2023届全国本科中等水准(78%)。从业稳定性上,其离职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相比来说较低,保持在10%~13%之间,远低于全国本科平均离职率(2019~2023届保持在22%~21%之间)。
2022年4月,教育部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紧缺人才教育培训。近年来,随着双碳计划的推进、绿色能源的发展,人才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9~2023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中,134所高校新设了161个能源动力类专业,其中增设最多的两个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储能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也入选了2024年绿牌专业。
就业蓝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6个绿牌专业中,能源动力类专业占1/3,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2022年上榜后,已经连续3年入选绿牌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集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系统控制、节能与减排于一体,与我国的能源、动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据就业蓝皮书数据,该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6602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9%,就业表现较好。
2024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入选绿牌专业。这个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本科专业。随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优势显著,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达到了6684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6%,就业满意度为81%,也高于本科平均较多。
在新能源产业蒸蒸日上的浪潮中,随国家“双碳”计划的推进和对绿色能源的重视,能源人才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在能源存储、智能电网等领域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更多的专业人才将持续为国家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202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4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4.3万,覆盖了455个本科专业。202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3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3.5万,覆盖了428个本科专业。202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2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5万,覆盖了407个本科专业。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1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4万,覆盖了401个本科专业。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覆盖了382个本科专业。
麦可思曾对2018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三年后的跟踪评价,2023年底对此全国样本做了五年后的第三次跟踪评价,旨在通过更长的时间跨度观察毕业生的发展变化,全国本科生样本约4.2万。覆盖了356个本科专业。